扬帆杂志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指南 > 其他 > 扬帆杂志社 > 正文

卷首语

愿有人继往开来


文/叶琦禹


加入《扬帆》,是四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还大一,杂志社也还不叫杂志社,叫做编辑部。都听人说,社团是大学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东西,怀着这份憧憬,我便有了加入社团的念头。

像如今一样,在新生入学时,各大社团都会在篮球场前架起帐篷,张罗招新的事情。对于初入校园的我来说,哪里懂得社团之间有什么分别,只是漫无目的的逛罢了。

走着走着,我看一旁棚子里,一个学姐坐在那里,手上捧着一本书,轻声念着什么。我心里顿时想:“哇,那个学姐长得真好看”,怀着这份既不高尚也不神圣的心,我走进了那个顶上写着“读书者协会”的棚子。等到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我后来的部长,《扬帆》第一届执行主编丁玲曦。

加入《扬帆》第一年,其实是无比“空虚”的,那时编辑部刚刚成立,我们是第一届成员,一共15个人,面对的却是空空如也、遥遥无期。《岳阳楼记》里说“百废待兴”,那时我们连“百废”都没有。没人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没人知道该如何去做;甚至连《扬帆》这本杂志最后能不能出版都是未知数。

后来大二竞选大会上我是这样说的:“什么是执着呢?我猜不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而是我许许多多次想到过放弃,许许多多次有过怀疑,可最后还是坚持走下去。”

就像运动员要首先感谢祖国一样,我也该首先感谢学校。可在我心里,那些给予我们支持和勇气的长者,永远难以忘怀。

记得曹馆长同我说:“小叶,当客人到我们家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献出最丰盛的饭菜,这本杂志就是我们要献给全校师生的菜。”;

记得洪老师同我说:“你们放心去做,有什么需要和我说,馆里一定会支持你们。”;

记得黄老师同我说:“排版的技术你好好学,如果不懂的尽管问我,不要担心技术问题。”;

记得凤老师同我说:“一个再厉害的皇帝,也没办法让一个王朝永远兴盛,只有制度才是长盛不衰的秘诀。”。

后来我毕业了,无缘再接触陈馆长和刘老师,感谢你们,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如今17届杂志社的群,我偶尔会在里面说说话,看着那些鲜活如青草般的后来人,心里总涌起无限的自豪。

愿有人继往,有人开来。


《扬帆》第七期终稿PD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