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杂志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馆指南 > 其他 > 扬帆杂志社 > 正文

闲谈诗

闲谈诗

16 国贸 国商 朱玉传


诗歌,从来就是用来抒情的,并不是用来无病呻吟的。


先来说说近体诗,又称格律诗,讲究对仗、平仄。我觉得其实没什么必要,因为这严重限制了诗歌的发展,过分强调了文字的美,而忽略了诗歌的初衷——抒情。往往想抒情,却因为格律而难以下笔。


再来说说古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不讲究平仄,押韵即可。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而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在写的诗多为现代诗,为何?很简单,因为现代诗很容易抒情,不会有想抒情却难以下笔的情况出现。可我却偏爱古体诗,这又是为何?很简单的道理,古体诗相较于近体诗更容易用文字抒情,虽然没有现代诗直接,但却是能体现我大中华汉字的美。简单几字,就能抒情,更能让你体会那种咬文嚼字的魅力,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取限制诗歌发展的近体诗,折中取不讲究平仄的古体诗,这样在现代诗发展的同时也不会撇下了古诗。


二者皆可,余偏爱古诗。


《扬帆》第七期终稿PDF34.jpg

《扬帆》第七期终稿PDF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