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文/刘观昭
在每个拥有落日的傍晚,我都会站在宿舍的阳台,与其说是送别,不如说是迎接。当照映在阳台上的阳光在余光中愈发橙红时,内心迸发出的激动和期待都让我不顾一切的,如朝圣者去迎接神明般去迎接这大自然的绝色。或许你会问,为何这样。因为在城市,时有的雾霾和某些不可名状的因素都会多多少少影响甚至遮掩这自然之美,所以不是每个这样的日子都能见证到那种无与伦比,而我却深感幸运能目睹到这美好的画面……
乍暖还寒的季节,天色渐暗,晚风徐徐掠过脸颊 ,四下异常的空旷,车马都不再喧哗。或许是因为在平原地带,没有山的阻碍,尽远处的晚霞如大海中风暴来临前的波涛一般翻滚和汹涌,又似骤然喷发的岩浆一般滚烫和炙热,我的心也随之一起翻滚和燃烧。一阵风起云涌之后,这些云彩又幻化成一片片的,鳞次栉比排列在空中,每片云彩间都以或深或浅的霞光相衔接,以夕阳为原点向四周发散,由深及浅、由浓及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它今天的最后一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半壁天空便是她渐变色的霓裳。此刻的我像儿时面对父亲一般敬畏,这种情感油然而生,不可言宣却又不敢懈怠去崇敬着它的存在。
霎时,我回想起家乡黄昏的画面,相比于此,不失严肃,却更显温柔。晚霞摆出抽象的形状在夕阳的映衬下露出严厉的姿态看向这世间的丑恶,又忽而四散开来,云淡风轻,静谧温柔的感受着这人间的疾苦,如母爱般亲切。小山村夜幕降临前,尽眼前“树林阴翳,禽鸟归林”、“落霞与孤鹜齐飞”。只是良景时有,但却佳句难赋。 等到我回过神来,眼前的这位舞者已经结束了他最华丽的一舞退下了舞台,只留下那条划破天际的“裙带”在暮色中,向这世间万物宣告她的退场。至于她去哪里了,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她在我们的心中……夜色渐渐入侵着这个世界,西陲的余晖逐渐朦胧昏暗,霓虹亮起,可任他如何璀璨也无法让我转移视线 站在阳台注视着夕阳坠下的方向,我迟迟不肯离去……季羡林曾在《黄昏》中写道:“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是啊,她是一个梦……可能对我来说,美好的东西都是一场梦,我承认我这话很丧,可我最近真的丧气,也很难去振作,或许时间长了就会好的,也许回趟家乡就好了。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迎接朝阳以及晚霞,待苦尽甘来。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我虽未把吴钩看了,但也想把栏杆拍遍……或许只有在这落日楼头面对这样的波澜壮阔,我才能真真切切放空身心,去欣赏也好,去感慨也罢;去思念家乡也好,去思考未来也罢,这已经是我如今生活中最安静,最妙不可言的时光了。

|